跳到主要內容區

學生挑戰; 挑戰自己-談性別議題融入教學的契機

 

學生挑戰; 挑戰自己-談性別議題融入教學的契機

國立東華大學教育與潛能開發學系張德勝教授

 

「張教授,請問您如何處理對性別議題不以為然的同學,他們抗拒的態度呢?」從事性別平等教育教學、研究和推廣工作二十多年,經常在正式(如學術研討會或是教學實踐工作坊)或是非正式場合(如同事聚會閒聊或線上討論)遇到老師提出類似的「學生挑戰」問題。而有類似被學生挑戰經驗的老師還不只一位,也大多不僅一次。或許上述提問的老師們,希望從我這裡得到一些具體的回應內容來反擊學生的挑戰。如同獲得一支簡潔有力的迴力鏢打回去給那些對性別議題不以為然的學生。然而我不但沒有使用迴力鏢,我也沒有迴力鏢。相反的,我更鼓勵老師們遇到這類挑戰的問題,要學習如何「接住」這個提問,進而挑戰自己。因為我們不僅在回答學生對性別議題不以為然的提問,我們更在營建一個性別友善的教育工程,所以做為教師的我們要學習接住的不僅是那些問題,還有那位學生以及其他聽到挑戰的學生,更重要的是如何接住自己,來看待這些學生不以為然的挑戰。

 

先學生、再科目 後老師的順序切入

當遇到類似問題時,我通常從三個角度思考:學生、科目和教師。我習慣先關注學生,然後是科目內容,最後考慮自身。

一、學生方面

當我遇到那些對性別議題不以為然的學生,當下第一個反應是他/她們是誰?接著會有一連串相關的問題出現在自己心裡。包含這些學生平時在上課的參與程度如何?作業表現或是課堂討論互動情形如何?他∕她們不以然態度是修讀該門課之前就存在嗎?還是在課堂的進行中,逐漸形成甚至更加強烈呢?又是什麼因素讓他∕她們有這樣的不以為然的態度?她∕他們的文化背景是甚麼?他∕她們表達了甚麼?表達內容背後的目的又是甚麼?他∕她們如何表達這種不以為然態度?為何要表達出來給老師知道?

類似這樣的不以為然的態度,只有出現在某些學生呢?其他沒有出聲音或是願意表示意見的同學,他∕她們的意見又是甚麼?如果他∕她們也接受甚至認為課堂內容對性別教育或是性平等是重要的,那麼這些同學如何表達他∕她們的意見呢?還是他∕她們並沒有表達?為何不表達呢?他們的考量又是甚麼?

要言之,因為有學生的不以為然,更凸顯性別教育或是性別議題融入課程教學的重要性。相較於那些選課之前,就較具有性別意識或是性別敏感度的學生,這一群不以為然的學生反而更需要我身為老師去傾聽和了解他/她們。他∕她們的意見甚至可以提供我調整教學的內容或是教學的方法,看見更多性別議題融入教學的可能性,這也是教學實踐研究啟動的重要契機。

二、科目方面

學生對性別議題不以為然是在甚麼科目發生呢?是大學部或是研究所的課程呢?是必修課或是選修課呢?課程名稱是甚麼?和性別議題直接有關的課程嗎?例如性別教育、女性主義研究、酷兒理論、同志文學等?還是性別議題融入(偷渡)教學的課程,但是課名未見任何與性別有關的字眼呢?例如行銷管理、消費者行為、科技與社會、文化與宗教、教育心理學、教育社會學等。除了必修課程外,同學對於選修課程,通常課程名稱有性別或是性別相關詞彙的課程,就容易流於所謂的柔性專業(feminine profession)導向領域(William,1995)。以我 112 學年第一學期在國立東華大學開設通識課程「性別教育與文化觀光對話」課程為例。這門課程是「性別教育」和「文化觀光」二門課程老師跨域合作課程。過去選課男女人數,以文化觀光單獨開課,選課學生男女各約占 50%,而性別教育課程則是女生比例約占 75%。但是「性別教育與文化觀光對話」課程,女學生大概佔 80%,男學生則是 20%。也就是和性別教育/議題相關的課程,選課學生是「陰盛陽衰」。我初步解讀男女學生對觀光旅遊領域課程有興趣的人數各占一半,但是當面對「性別教育與文化觀光」跨域課程時,在學生眼裡,這門課就變成一門柔性專業導向課程,男同學願意選這門課的同學驟減。所以男同學眼裡的性別相關課程,到底對他們而言意義是甚麼?為何當課程名稱涵蓋性別二字,選課的男女學生人數比例就大幅改變,這也是值得從事教學實踐研究者探討的重要研究議題。

另外,是甚麼性別相關議題,在甚麼科目或課堂教學,那些同學不以為然呢?教學者又如何知道那些不以為然的意見呢?是在課堂討論、個人作業,或是課後同學之間私下的閒聊呢?如果課程名稱具有性別二字,這些科目因為具有性別二字,所以學生在選課時就知道課程內容和性別有關,或許不以為然的意見相對較少,但是如果課程名稱並沒有性別二字,那麼教學者又如何將性別議題融入在課程與教學之中,而藉此打開學生的性別眼睛而不是讓學生覺得突兀呢?雖然學者 Banks 和 Banks(2019)曾介紹將多元文化教育素養融入課程的四種方途徑:貢獻途徑(the contribution approach)、附加途徑(the additive approach)、轉化途徑(the transformation approach)和社會行動途徑(the socialaction approach),從貢獻到附加是循序漸進,對學生的影響或要求也勢必逐漸加重,尤其是社會行動途徑,要求學生將性別平等教育或是性別意識融入在行動方案中,勢必對於不以為然的同學衝擊最大。所以老師如何將性別議題融入課程中,以及在引導過程中所遇到的困境和因應策略等,都成為教學實踐非常重要的研究歷程,值得探究並將探究結果和實務與學術界分享。

三、老師部分

老師部分,我個人會以教學前、中、後三個階段來思考。教學前,當我準備將性別議題融入課程時(例如教育心理學),除了考量該課程的教學目標外,性別意識的目標又是甚麼?是否預想不同背景學生可能的反應呢?包含不同生理性別、性傾向、性別氣質、性別認同、文化族群、家庭社經地位、宗教、國籍的學生反應呢?如果已經預知可能的情形,那麼教學前,應該要有哪些教學準備以回應現場教學的節奏與變奏?是否能將自己教師的位置調整和學生一樣呢?也就是了解學生,是做好教學的第一步。

至於教學中,我如何知道學生不以為然的態度或是看法呢?是透過當面口頭?背後議論?匿名反應?書面作業?而作為老師的我,又回應了甚麼?我對該群同學的回應和其他同學的回應有何不同,為什麼?或是哪些不以為然的提問,我會迴避不談嗎?如果會,是那些議題我迴避不談,原因又是甚麼呢?之後,會再找機會談論嗎?如果會,又是為什麼?

至於教學後,又可分為短期或長期,短期是指當下我的回應之後,同學的反應是甚麼?或是學期結束之後,學生的反應回饋又是如何?我曾遇過學生在課堂進行當下表示非常支持同志人權和尊重同志個人的選擇。但是後來才知道他因為了解我個人非常支持同志人權,所以會給予老師想要聽到的答案而獲得高分,但是私下卻是常拿同志議題或是同志的性行為開玩笑。不過在我個人教學經驗中,也遇到部分同學起先對同志結婚或是收養小孩很不以為然,但是經過課堂學習,成為願意為同志或是性別平等起身行動的同學。同學們對性別議題或是性別平等態度的變與不變,都是教學實踐研究重要的資料和結果,非常值得和教育工作者分享。

 

結 語 - 勿 忘 初 衷

我常問自己為為何要擔任大學老師,常常提醒自己勿忘初衷。除了問自己是誰?包含自己成長背景、興趣、專長領域、任教科目、喜歡的教學風格,擅長的教學方法、師生互動關係的模式之外,就是經常問—自己我已經被賦予大學老師的權力,我該如何來使用這個神聖的權力,讓學生和我一起學習。是甚麼力量召喚我成為一名大學教師?是甚麼力量召喚我想透過性別融入課堂來提升學生和自己的性別意識呢?對我而言,這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問題,我常反身性思考,將自身置入在學生的位置上,看他∕她所處在的世界。相信那些對性別教育∕議題不以為然同學的意見或態度,是性別議題融入教學的助力而不是阻力。他們不以為然,這不就是教學實踐研究可以努力的地方。畢竟教育就是人感動人的學門,如果他們沒有感動,就是代表我還沒有找到方法或素材來感動他們,自己還有很大努力的空間需要學習。

 

參考文獻

Banks, J., & Banks, C. M. (2019).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ssues and perspectives (10th ed.). Wiley. Retrieved from https://www.perlego.com/book/3866201/multicultural-education-issues-and-perspectives-pdf

Bielby, D., & William, C. L. (1995). Still a man's world: Men who do women's work. Contemporary Sociology: A Journal of Reviews, 24(6), 809. DOI:10.2307/2076713

瀏覽數:
登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