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基礎通識課程教學實踐的創新與反思

 

基礎通識課程教學實踐的創新與反思

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績優計畫主持人李懿純副教授

 

因應學生型態轉變、知識爆炸、AI興起等諸多教育環境的變化,大學教學如何創新?如何銜接過往學生所學,並激起學生的學習動機?基礎通識課程於教學實踐中,除了關注知識的傳授外,更須著重於培養學生的全人發展,以及對社會責任的關懷。爰此,本課程分享以創新教學方式和反思教學策略,探索如何於國語文能力表達課程中,培養學生對社會差異群體的關懷與理解,以促進學習動機,並提升溝通表達、社會關懷等能力。

1. 教學方法創新:

在基礎通識課程中,傳統的講述教學方式,較無法提起學生的學習動機。本課程試圖援用口述影像服務製作原則,引導學生針對物件或建築,進行口述表達暨影片製作,再透過反思寫作記錄學習歷程,以作為教學方法之革新。透過口述影像,不僅豐富學生的語文表達能力,繼而提升學生對視障者的理解與同理。而反思寫作紀錄,能夠引導學生反思自己的學習過程,從中建構新觀點與解釋,促進其語文表達方式的轉變與進步。

導入這些創新教學方法時,必須給予學生足夠的自主學習空間和時間,讓學生願意主動探索知識,並將所學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因此,注重教學資源的多樣性和豐富性,才能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

2. 培育學生的社會關懷能力:

課程透過口述影像製作和反思寫作,學生不僅可以提升語文表達的觀念和技巧,還可以培養對視障者的理解與關懷意識。此有助於學生在語文表達方面的成長,更能夠促進他們對社會差異群體的理解和尊重。

在培養學生的社會關懷和理解方面,需要引導學生思考社會多元性與包容性的重要性,並鼓勵學生創作作品會被看見,且有助於社會關懷與發展。同時於課堂上,也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案例和資源,激發學生對社會議題的興趣和關注。

3. 教學反思與未來展望:

在創新教學實踐過程中,不斷反思教學方法與學生學習成效,並探索更多差異群體的需求和教學策略;這有助學生了解社會真實議題,並改進教學品質,提升教學效果。透過持續挖掘社會需求議題,以提升基礎通識課程的教學品質和社會實踐之價值,以回應教育環境的改變與教師教學之挑戰。

瀏覽數:
登入成功